您的位置:首页 > 游戏

探秘“绳”奇

作者:钟声教育   日期:2024-12-18

课程起源


跳绳是一项乐趣无限的全身运动,可以提高大脑思维的灵敏度和判断力,有助于幼儿体力、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!

升入大班以后,幼儿的动作协调性、灵敏度均有提高,《3-6岁儿童发展指南》中也提出,5-6岁幼儿能完成连续跳绳的技能。所以本学期开始,我们增添了新的户外游戏材料跳绳。新材料的出现引起了孩子们不同的反应,有的孩子兴奋地和小伙伴互相交流自己能跳多少个,有的孩子则有点担心自己学不会跳绳,夹杂着各种猜想,于是我们与跳绳的故事就此展开了。


初遇跳绳


对于孩子来说,跳绳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运动,它包含了跳、甩、握等基本动作。在刚开始组织跳绳活动时,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和期待,总是拿着绳子问老师什么时候开始跳绳?为了让他们对绳子有个更好的认知过程,我们将绳子进行了大集合。在和绳子的接触中,孩子们对绳子有了新的发现。

沐沐:“我的绳子有计数功能,可以记录我们跳了多少个。”
可乐:“我的绳子手握的地方是用木头做的。”
诚诚:“我的绳子手握的地方可自动调节,是橡胶做的。”
果果:“老师,你看他的绳子和我的不一样,他的绳子是串珠绳。”

老师:“他的绳子名字叫,竹节绳。”



教师的思考:

面对第一次接触绳子,孩子们的兴趣点是在跳的,而对绳子的结构、材质是不了解的,因此通过观察、发现、交流,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绳子的构造,让他们对绳子有了更好的感知。
   我们带着绳子来到操场,开始要大展"绳"手,可是一个户外活动下来,却是一片叹息声,原本充满激情的跳绳充满了失落与哀怨,于是回到教室后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们都遇到了哪些跳绳烦恼吧。
   老师:“孩子们,第一次接触跳绳感觉怎么样?”
   寒寒:“我不敢跳过去,差点摔倒了呢!”

陶喜:“这绳子太长了,我跳的时候总是绊到脚!”

小酒:“我的绳子一点都不听话,总是绕来绕去!绳子总是把我头发勾住,然后就跳不过去了。”

点点:“我的绳子跳着跳着就打结了!”

肉肉:“跳绳时总会断开,怎样才能连续跳?”

芒果:“我在跳的时候我的绳子总是会甩到旁边的小朋友。”



解决烦恼的办法:



教师的思考:

跳绳初体验后,孩子们有不同的感受。我们鼓励孩子们用绘画及符号表征的方式呈现跳绳时遇到的问题。不断接触绳子的过程中,孩子们能够有意识的去关注身边的事物,并且能够与同伴、老师分享自己寻找到的新鲜事,共同从中获得快乐。在这一过程中,教师要更加关注孩子在跳绳活动中的感受和想法,使他们与跳绳建立情感的链接。

于是大家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。

金鱼说:跳绳之前要先把绳拉直,就不容易绊脚了。

昊谦说:我之前总是太着急,还没等绳子落地就急着跳,要等跳绳落地之后,再跳就能跳过去了。

恺恺说:我发现跳绳的时候要等绳子完全落地之后,再起跳就能顺利跳过去了。

妹妹说:我们在跳绳时应该拉开适当的距离,这样可以避免绳子打到固围的人。


聚精会“绳”,跳绳有妙招

1、绘本来支招



2、跳绳计划表



各显“绳”通

1、花样跳绳,挑战自我



教师的思考:

看来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坚持做件事,不气馁。在比较枯燥的练习中发现了跳绳的不同方式和绳子的不同玩法,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。在分享绳子新玩法的过程中,也获得了成就感。


2、跳绳故事,丰富多彩

在练习跳绳的日子里,一定会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,那要怎么记录下来呢?我们用画笔把自己的跳绳故事记录下来和同伴们一起分享。



3、我设计的未来跳绳

小朋友们对跳绳的兴趣越来越大,熹熹说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发明家,于是我趁热打铁告诉小朋友们:“未来的绳子一定更神奇,我们一起来设计更厉害的绳子吧。”小朋友们展开了“未来绳子设计大赛”,在想一想,画一画中,给予了这项运动未来的规划。



教师评价


孩子们从起初的不爱跳绳尝试跳绳会跳绳花样跳绳喜欢跳绳,在此过程中,孩子们不断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跳绳的方法和多种玩法,通过同伴对比、视频学习等等兴趣的激发,大部分孩子都开始认真对待跳绳这项运动,每个孩子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。



孩子们对于运动的坚持和追求也并没有因此结束,孩子们练习跳绳身影不会停止,相信孩子们运动的好习惯已经养成,这些努力的拼搏劲也将伴随着他们成长,为明年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。